博宝艺术家 > 艺术家 > 郑 和个人官网
销售作品
欣赏作品
浏览
21955
分享
774
粉丝
683
+关注
更多
—  微信扫码 参与互动  —

郑 和

中国从汉朝开始,到唐、宋时代,造船和航海技术都在世界上领先。明朝的郑和(1371—1435)七下西洋,则是古代航海事业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。郑和原来姓马,小字三保,云南昆明人。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去过红海之滨的回教圣地麦加朝圣,使郑和从小听惯长途旅行的惊险故事,心中充满好奇1405年7月,郑和率领62条海船、2万多名人员,船上装着金、银、瓷器和丝绸,从刘家港出发(今江苏太仓县浏河口),开始了万里远航。船队经历千辛万苦,战胜了风浪和疾病,打垮了凶恶的海盗,牺牲了不少船员和士兵。他们先后到了占城(今越南南方)、锡兰(今斯里兰卡)、印度尼西亚等国家(古时候的西洋是指南海以西的沿海一带),成功地开辟了从中国到东非海岸的航线,直到第三年10月才回来。这次航行使皇帝得到很多好处,所以不久又派郑和多次出海。自1405年到1433年的近30年中,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,规模宏大,船队最多时达200多艘船,其中长148米、宽60米的大型船只60余艘。使用了罗盘、测深器、牵星板等世界先进技术,航程10万余里。先后到过印度支那半岛、印度尼西亚的婆罗门洲、印度半岛、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东岸的索马里,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,为中国对外交流开辟了航线,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。东南亚华人社会中,广泛流传着许多三宝大人的传说。有许多以三宝命名郑和到过的各地名胜古迹,如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垄市、三宝洞,太国的三宝庙、三宝塔,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三宝井,印度的三宝纪念碑等。还出版了《三宝大人传》。这些表明郑和的功绩和中国与亚非国家友谊的象征一直流传至今。(来源:中华五千年)郑和下西洋海船复原图

返回顶部